close

 

花蓮新生活教育中心執行長譚熺賢原本是一位有16毒癮的毒犯,安非他命攪亂他的生活與生命,經過「那可拿」戒毒方式後,已遠離毒害,如今他投身戒毒行列,不斷協助吸毒者設法重過新生活。

「我原本是一位室內裝潢設計師,婚後育有一子,家庭生活美滿,33歲時,有一晚我在工地,發現一些工人還在頂樓,神情有些亢奮,原來是在吸食安非他命,禁不住誘邀,我吸了幾口,突然間,往昔在軍中偷偷吸安的景象都浮現腦海。」

譚熺賢說,為了趕工,他開始天天吸安,從託人代買,到自己乾脆向上游買貨,一年多下來,自己瘦成皮包骨,眼窩烏黑深陷,原本能提神和亢奮的刺激感不見了,但沒有吸食又睡不著覺。

後來,自己的脾氣變得很暴躁,沒有耐性,逐漸地與家人疏遠,如果沒有工程,也幾乎不再出門。譚熺賢表示,安非他命會造成幻聽、幻想症等,他求助於精神科醫師後,服用精神分裂的藥物,因副作用緣故,陷入昏迷,經搶救後才撿回一命。

此時,他經友人介紹從台北市到花蓮參加「那可拿」戒毒計畫,這是一種心靈重建加上烤箱淨化的身心療法,共分八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溝通課程,強化面對問題來源的能力,第二部分就是生理排毒,進入烤箱長時間排汗,以淨化身體。

如此「那可拿」半年,譚熺賢總算脫離毒害,「我在9210月底,是第一個前往新生活教育中心戒毒的,93年初決定留在中心協助同樣難受的吸毒者,95年底,我到花蓮監獄推動戒毒計畫成功,當時美國在台協會官員甚至陪同美國國務院研究員到花蓮參訪,才發現這套有效的戒毒方法,竟然源自美國。」

譚熺賢指出,依96年底在監受刑人結構分析,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發監服刑的占35%,因吸毒犯下的竊盜、強盜、妨害性自主等罪也有同樣比例,他認為社會治安要上軌道,首要之務就是解決毒害,他計畫成立中華民國新生活無犯罪促進會,為降低毒害盡心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新生活戒毒中心 的頭像
    新生活戒毒中心

    戒毒的好所在: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

    新生活戒毒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