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心來電統計中得知
對於大多家有吸毒成癮者的家長來說
最令他們感到頭痛的並非戒毒課程的費用
而是無論好說歹說、軟硬兼施
也無法讓孩子乖乖來到中心戒毒
我發現台灣的家長教育方式很特別
常常會要孩子注意「別把事情搞砸了」
例如說:「我跟你講…你不聽,事情就會…」
看到這一定許多家人想說
這就是愛的叮嚀阿哪裡有問題
我相信很多父母的出發點都相同
種種「愛的叮嚀」都來自於真切關心
這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不過這卻會讓聽的人感覺「被潑了冷水」
於是便會開始出現一種不確定感
孩子心裡會萌生自我懷疑的想法
在做每件事之前可能會想「我真的做得到嗎?」
長此以往可能會使原本有自信的孩子
開始產生自我貶低或懷疑人生的心態
就以我個人的例子來說
一直以來我跟孩子有一個還不錯的相處模式
記得前陣子我那正值青春期大兒子
對班上一位女同學小晴(化名)特別有好感
有一天兒子下定決心去向小晴告白
不過卻告白失敗還被發了張好人卡
這對兒子來說是個嚴重打擊
使得他情緒十分低落
回家後他告訴了我這件事
我建議他可以去祝小晴幸福
這樣她會覺得你有風度
之後相處上比較不會那麼尷尬
說不定還有機會像平常那樣聊天說笑喔
兒子想也不想馬上回答我:「不要」
我並沒有急著要他採納我的建議
因為我知道這是他的功課
也是他必須要穿越的
於是便沒有再去做進一步溝通
一個禮拜過去了
兒子一直處於情緒低落的狀態
我默不作聲持續的在一旁觀察
幾天後我去接兒子放學時
我赫然發現他的情緒已經恢復了
我知道他處於主導去跟小晴說了些什麼
他們的尷尬消失了
負面情緒也就消失了
後來我去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時
看到他跟小晴談話說笑還一起拍了合照
我為兒子感到高興與欣慰
我一直都相信他能順利穿越並能將事情處理的很好
其實這個方法對長輩、晚輩或任何人都適用
「給予對方建議後再讓他自己去試」
當對方試完之後便會感覺到效果
他會開始漸漸更相信你
彼此之間的關係會更提親近
因此成為對方的意見領袖
以後有任何事對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
特別注意的是
在一開始給予對方建議的時候
即使對方沒立即去做(試)也沒關係
因為沒有著手為事情做些什麼
這件事情絕對不會改變
這時對方會後悔當時沒有採納你的意見
下次有事情還是會第一個找你商量
當一個種子種下後
通常要一段時間才會發芽
相同的道理
有時候事情要經過沉澱才會發酵
厲害的農夫能夠透過許多方法
便讓種子發芽變成大樹
卻有些人總是會揠苗助長
最後苗不但沒有長高全部死翹翹
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做法
其實與揠苗助長的道理相同
與大家共勉之
◆成功戒毒專線:03-8671369
延伸閱讀: